举头观星象,低头磨豆腐!这些乡村小学校办出令人羡慕的“宝藏课”

举头观星象,低头磨豆腐!这些乡村小学校办出令人羡慕的“宝藏课”

发布:haixia0022021-05-08 10:59分类:新闻中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作为全国教育高地的首都北京,提升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是促进首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关键所在。近年来,北京市多措并举促进农村教育内涵式发展,成效显著。本报特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教一处、北京市教育学会农 村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 “发掘北京经验 提振乡村教育”专题报道,展示北京农村教育改革发展新进展新成果新风貌,讲好北京农村教育故事,传递首都教育声音。

  ”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体量虽小,能量却不小。乡村小规模学校在服务农村困难群体、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建设?如何提升育人质量?北京市怀柔区遵循“以人为本、政策引导、多元开放、提高质量、因地制宜”的原则,精准把脉、精准发力,以提升质量为核心,挖掘地域优势,彰显个性特色,打造出一批有品味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从校园基建到师资水平提升

  全面助推学校发展

  长哨营满族乡中心小学学生听老师讲解“火星冲日”

  一场备受天文爱好者瞩目的日食现象正在天空上演,来自国家天文台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教授、研究员齐聚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中心小学,带领小学生们进行观测,完成对日食全过程的拍摄和记录。

  这些年,凭借“北京北部最佳天文观测地”的特色,长哨营小学在校园里建起了一座天文观测台,构建起“天文”校本课程体系,还聘请市区专家名师进校指导,不断强化自身的天文师资团队。这正是怀柔区发展乡村小规模学校的一个缩影。

  举头观星象成为长哨营满族乡中心小学校园里的日常

  近年来,怀柔区教委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加大乡村学校软硬件建设投入,以专项实施推动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的完善与提升。针对乡村学校,怀柔区实施了校园环境建设、绿化改造工程、互联远程协作系统、课堂交互学习项目等重点专项,从校园基础建设到软实力提升,全面助推学校发展。

  硬件是基础,使用硬件的人才是关键。为进一步加强区内教师流动,让优秀教师安心于山区、农村教育,怀柔区教委出台了怀柔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鼓励城区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保障参加交流轮岗干部、教师的工资待遇,在绩效工资分配中予以适当倾斜,并在评选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等各类表彰奖励称号的工作中,让具有交流轮岗经历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享受优先待遇。

  精心构建教育共同体

  打造有品质的乡村教育

  豆腐工坊里的“豆腐课”是九渡河小学的创新课程之一。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对豆腐工坊的赞叹让九渡河小学火了

  2020年6月,怀柔区区委书记戴彬彬走进怀柔区九渡河小学,调研怀柔乡村教育改革情况。在成为怀柔乡村教育改革试点校之前,九渡河小学是一所山区中心小学。自今年1月与十一学校一体化办学以来,学校除了对教育软硬件设施改造,还推出了移植总校课程体系、建立校外指导教师库等一系列改革举措。

  “中国教育要走向现代化,乡村教育也要走向现代化,九渡河小学要以此为目标,打造一所有创新的、非传统的、可复制的,可以影响学生家长以及周边产业形态的学校。”北京十一学校总校校长李希贵介绍,学校未来将通过种植、养殖、工坊等创新课程的设置,建立学生全程参与的全链条教育形态,在创业思维、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培育上,形成城区学生没有的能力优势,为怀柔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乡土情怀、中国根脉、世界眼光的现代农村少年。

  因地制宜办起乡村体育课,九渡河小学的宝藏课程

  不止“豆腐课”一门

  近年来,怀柔区积极引进市级优质资源带动农村学校发展。除了十一学校,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五一小学、中关村一小等名校已经分别以名校建分校的形式,与怀柔区的农村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带动乡村学校办学品质提升。

  与此同时,怀柔区教委出台了“学区制建设意见”,发挥区内优质资源辐射力,缩小城乡差距,打造学区教育联盟,在区优质校的带动下,引领乡村学校快速发展。通过成立北五乡(五个远山区乡镇)教育联盟,建立名师工作室,成立教研、改革、学生活动共同体,共同研究学校发展路径,促进学校发展。

  从校园基建到师资水平提升

  全面助推学校发展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教育带来了不少变化,也引发了教育人的深层思考。怎样让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协同的育人模式发挥最好的效果?疫情发生后,怀柔区紧密围绕“云端家校共育的实践与思索”的主题,召开了一场家校共育论坛。这场论坛以问题为导向,让专家、教育管理者与学校、班主任和家长在一起,探讨对策、交流经验和相互借鉴。论坛上,多位来自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班主任和家长发言,介绍本校开展家校合作的经验。

  论坛是怀柔区开展家校共育的创新举措之一。家校共育论坛贯穿整个学年,以“家校共育促养成”为主题,结合一年中不同时期的教育重点以及入学、假期等特殊时间节点,安排了一场总论坛和多场分论坛。通过具体的教育案例研讨,最终形成一套适合本区家校共育的好方法进行推广。

  搭建平台共享经验成果,只是怀柔区破解乡村学校家庭教育薄弱这一难题的方法之一。此前,怀柔区出台了《怀柔区中小学家校共育指导意见》,让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建设覆盖了所有的乡村中小学。安排“绿马甲”家长驻校办公、“红马甲”家长志愿服务、开办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长论坛……怀柔区以刚性的制度推动和专业化的指导,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以柔性化的深度交流,共同的协商研讨,形成适合各学校的、特色化的共育经验,构建乡村学校全方位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推动特色发展

  亮出乡村教育“怀柔样本”

  怀北学校的百名学生共同登台展示葫芦丝演奏

  在北京中小学校园里,说到“葫芦丝”就必须提到怀柔区的怀北学校。作为北京乐器学会授牌的首批“葫芦丝·巴乌科普示范基地”,怀北学校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整合,以艺术类课程、社团活动、大课间活动为载体,通过小小的乐器葫芦丝,提升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学校出版了校本教材《北京市怀柔区怀北学校葫芦丝校本课程》,以每周一节葫芦丝课,重点指导学生吹奏水平的提高。为了使葫芦丝项目得到专业指导,学校聘请了郑文平老师为学校艺术顾问,定期为学生做指导。怀北学校200人的合奏团队在区级大型表演中崭露头角,得到与会专家的肯定与赞誉。

  国际象棋也是怀北学校的特色课程,学校还为孩子们组织了

  “智力运动会”等有趣的活动

  在怀柔区,区教委立足学校区域特点、结合自身优势,引领乡村学校充分挖掘资源,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社团建设,打造特色校本课程。喇叭沟门小学的《剪纸》、长哨营小学的《家训与传统文化》、五一小学怀柔分校的《室内风筝》等校本课程建设,均为学生成长成材注入了底蕴与活力,为小规模乡村学校的发展打开一条特色之路。

  文字:常悦

  编辑:何文洁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鲍丹禾

  https://www.sohu.com/a/465087732_100908?scm=1002.280027.3db.PC_CHANNEL_FEED&spm=smpc.ch25.fd-news.42.1620441952969YbKeCif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联系我们